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优化的输血策略对创伤患者输血效率、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输血策略实施前后收治的创伤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输血策略前组(对照组)和输血策略组(优化组),回顾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13名患者(对照组65例,优化组48例)。优化组从入院后到开始第1次输血的时间由(45±15)min缩短到(34±7)min,间隔明显缩短;入院24 h内优化组输注的新鲜冰冻血浆显著高于对照组,由于135 ml提高到238 ml;输血费用低于对照组由(1 761.1±446.8)元降到(1089.1±373.6)元。优化组凝血功能障碍纠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6%vs 54.5%,P<0.05)。优化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天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Log-rank检验法显示2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策略可以早期纠正创伤并发的凝血功能障碍、提高血液制品使用效率和降低创伤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失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凯  叶招明  张中伟  季康 《中国骨伤》2013,26(4):272-276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骨不连经植骨治疗后未达到骨愈合的原因,了解主要影响疗效的因素,为提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接受自体骨移植手术治疗患者367例,其中男198例,女169例;年龄12~89岁,平均53.5岁;病程23~49个月.植骨治疗后摄X线片及CT扫描评估治疗效果,骨折仍未愈合的32例,其余的均后期骨愈合入院行内外固定拆除手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营养状况、原发骨折类型、骨折的部位、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手术固定的类型、患者是否有影响骨折愈合的内外科疾病等因素对于患者植骨治疗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纳入统计的患者为后期有再次入院记录(获得随访).手术植骨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失败率为8.72%.通过统计学分析吸烟与否、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原发内外科疾病等因素与植骨治疗后期愈合率有明确的相关.结论:吸烟、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原发疾病这些因素影响自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疗效.在骨不连植骨治疗中应建议患者戒烟,同时治疗相关疾病.手术前分析原骨折及骨不连的情况并积极的治疗感染,制定更完善的手术方案,以及手术中尽可能更换固定方式均可以降低植骨治疗的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3.
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松  刘明  徐竹  陈斌 《中国骨伤》2007,20(11):782-783
自2005年6月-2006年9月运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手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32~70岁,平均41.5岁。机器伤7例,重物砸伤与木棍击伤各1例,车祸伤4例。其中足踝部软组织缺损5例,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合并慢性骨髓炎3例,手掌部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6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例,男4例,女4例;在侧卧位下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年龄55~85(66.25±9.42)岁,病程(4.00±0.76)d;T11 2例,T12 2例,L1 3例,L2 1例。对照组18例,男6例,女12例,患者在俯卧位下行常规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年龄48~81(61.22±9.53)岁,病程(4.11±0.83)d;T10 2例,T11 3例,T12 4例,L1 7例,L2 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操作时间、摆放体位时间、术后神经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依据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准确性。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椎弓根螺钉置入导致神经损伤。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4.13±4.61)ml、(78.17±22.02)ml,术中操作时间为(92.13±9.82)min、(106.22±11.55)min,摆放体位时间为(10.00±2.14)min、(15.17±2.6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 d VAS分别为(2.38±0.52)分、(4.56±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准确率观察组为96.88%(62/64);对照组为81.48%(8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能够缩短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间和术中操作时间,显著提高内固定置钉的准确率,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季康  俞涵  陈刚  潘界恩  李金 《中国骨伤》2022,35(10):990-995
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比较并分析关节镜下不同穿骨技术修复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根据1名健康成年人的肩关节CT数据分别建立传统关节镜下穿骨(arthroscopic transosseous,ATO)技术,巨针技术(giant needle technique)及ArthroTunneler(AT)技术的有限元模型。对3种技术模型上的缝合线均分别施加10 N及20 N载荷,比较并分析3种模型骨隧道及缝合线的应力变化。结果:在相同载荷下,传统ATO技术模型外侧骨隧道及缝合线所受应力均最大,其次为巨针技术模型;AT技术模型中段骨隧道及缝合线所受应力均最大,其次为巨针技术模型。在不同载荷下,3种模型的高应力区均主要集中于缝合线与骨隧道的接触部位。与传统ATO技术模型相比,巨针技术及AT技术模型外侧骨隧道及缝合线的应力分布均较分散,但AT技术模型的中段骨隧道及缝合线均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结论:相对于传统ATO技术,巨针技术及AT技术均可降低缝合线切割骨隧道的风险,可能是较佳的修复方式。但AT技术相对于巨针技术,其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可能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经胫骨隧道(modified transtibial,MTT)技术与经前内侧入路(anteromedial portal,AM)技术进行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骨隧道定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进行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采用MTT技术重建(MTT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7.0±2.3)岁;39例采用AM技术重建(AM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37.5±2.2)岁。术后1周内行膝关节CT平扫,运用Mimics软件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股骨隧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百分比(Fx、Fy),胫骨冠状面骨隧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百分比(Tx1),胫骨矢状面骨隧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百分比(Ty1)及胫骨轴面骨隧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百分比(Tx2、Ty2)。结果:78例患者均成功重建骨隧道,MTT组患者的Fx、Fy分别为(25.2±2.1)%、(34.9±3.0)%;Tx1、Ty1分别为(45.5±3.3)%、(44.7±3.0)%;Tx2、Ty2分别为(47.0±3.0)%、(39.9±4.2)%。AM组患者的Fx、Fy分别为(26.0±2.0)%、(36.1±3.9)%;Tx1、Ty1分别为(46.5±3.1)%、(45.6±3.1)%;Tx2、Ty2分别为(47.4±2.5)%、(39.6±3.9)%。两组骨隧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解剖重建。结论:采用改良经胫骨隧道技术和经前内侧入路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可实现解剖重建,骨隧道位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